幼兒牙齒發黑可能是外源性色素沈著、齲齒、牙釉質發育不全、牙髓壞死、氟斑牙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日常清潔、補牙、修復治療等。
1. 外源性色素沈著:幼兒食用巧克力、醬油等深色食物,或喝可樂、咖啡等飲料後,色素易附著在牙齒表面導致牙齒發黑。家長要幫助幼兒養成飯後漱口、早晚刷牙的習慣,使用兒童專用牙刷和牙膏,刷牙時間不少於 3 分鐘,必要時可就醫進行超聲波潔牙去除色素。
2. 齲齒:口腔衛生不良,細菌分解食物殘渣產酸,腐蝕牙齒形成齲洞,牙齒會逐漸變黑。發現齲齒應及時就醫,去除腐質後用補牙材料如玻璃離子水門汀、復合樹脂等進行填充修復。遵醫囑使用氟化鈉甘油糊劑、氟保護漆、氟化亞錫溶液等藥物塗擦齲損部位,抑制齲齒發展。
3. 牙釉質發育不全:在牙齒發育期間,由於營養缺乏、疾病等原因,導致牙釉質結構異常,牙齒表面不光滑,易吸附色素而發黑。輕度的牙釉質發育不全可通過塗氟治療,增強牙齒抗齲能力;嚴重的可進行樹脂修復或烤瓷冠修復。
4. 牙髓壞死:多因牙齒受到外傷或齲齒嚴重感染牙髓,導致牙髓組織壞死,牙齒失去光澤逐漸變黑。需進行根管治療,去除壞死牙髓組織,消毒後填充根管。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顆粒、頭孢克肟顆粒、甲硝唑片等藥物預防感染。
5. 氟斑牙:幼兒在牙齒發育礦化期,長期攝入過量氟,使牙釉質發育障礙而出現牙齒發黑。輕度氟斑牙可採用牙齒美白方法改善;中度和重度氟斑牙可進行貼面修復或烤瓷冠修復。
日常生活中要監督幼兒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,控制甜食攝入,定期帶幼兒到口腔科檢查牙齒,發現問題及時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