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消化不良引起的嘔吐可能是餵養不當、腹部著涼、胃腸功能紊亂、腸道菌群失調、食物過敏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、腹部保暖、藥物治療、補充益生菌、規避過敏原等。
1. 餵養不當:餵養過多、過快,食物種類突然改變等都可能導致幼兒消化不良嘔吐。要合理調整餵養量和餵養速度,遵循少量多次原則。若幼兒已經添加輔食,需循序漸進添加新食物,避免一次給予過多新食物。比如從少量米糊開始,逐漸增加量和種類。
2. 腹部著涼:幼兒腹部保暖不當,寒邪入侵會影響腸胃功能引發嘔吐。要注意給幼兒腹部保暖,可使用肚兜,睡覺時蓋好被子。也可用溫熱的毛巾或熱水袋熱敷腹部,但要注意溫度,避免燙傷幼兒皮膚,每次熱敷15 - 20分鐘左右。
3. 胃腸功能紊亂:幼兒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,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導致嘔吐。遵醫囑用藥,如多潘立酮混懸液,能促進胃腸蠕動;健胃消食片,幫助消化;醒脾養兒顆粒,調理脾胃功能,按說明書根據幼兒年齡和體重服用。
4. 腸道菌群失調:長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可致腸道菌群失調,引起消化不良嘔吐。可遵醫囑補充益生菌,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,調節腸道菌群平衡;布拉氏酵母菌散,改善腸道微生態;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膠囊,促進有益菌生長繁殖。
5. 食物過敏:幼兒對某些食物過敏,食用後會出現消化不良嘔吐症狀。需及時就醫確定過敏原,之後嚴格規避過敏食物。如對牛奶蛋白過敏,可選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餵養。
日常要注意合理餵養幼兒,根據年齡和消化能力提供合適食物。注意腹部保暖,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。若嘔吐症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發熱、精神萎靡等異常,需及時就醫,遵醫囑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