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皮膚癢老抓可能是皮膚乾燥、蚊蟲叮咬、接觸性皮炎、痱子、濕疹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濕、防蚊驅蟲、避免接觸過敏原、保持皮膚乾爽、使用藥物等。
1. 皮膚乾燥:嬰兒皮膚的角質層較薄,鎖水能力弱,在乾燥環境下易缺水致癢。日常要注意室內濕度保持在 50% - 60%,給嬰兒洗澡不宜過勤,水溫控制在 37 - 38℃,避免用刺激性強的沐浴產品。洗完澡後,遵醫囑塗抹凡士林軟膏、維生素 E 乳、硅油乳膏等滋潤皮膚,緩解乾燥瘙癢。
2. 蚊蟲叮咬:夏季蚊蟲多,嬰兒皮膚嬌嫩易被叮咬,叮咬後會出現瘙癢。要做好防蚊措施,如使用蚊帳、電蚊拍等。被叮咬後,可遵醫囑塗抹爐甘石洗劑、丹皮酚軟膏、復方薄荷腦軟膏等減輕瘙癢症狀。
3. 接觸性皮炎:嬰兒接觸到某些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,如化纖衣物、新的沐浴露等,會引發皮膚炎症瘙癢。需盡快找到並避免接觸過敏原,更換為純棉衣物,用溫和的嬰兒專用沐浴產品。遵醫囑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、地奈德乳膏、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藥物治療。
4. 痱子:在高溫悶熱環境下,嬰兒汗腺發育不完善,汗液排出不暢易長痱子。要保持室內涼爽通風,給嬰兒穿寬松透氣的衣物,勤洗澡,保持皮膚清潔乾爽。遵醫囑使用痱子粉、爐甘石洗劑、氧化鋅軟膏等幫助緩解症狀。
5. 濕疹:多與遺傳、過敏等因素有關,表現為皮膚瘙癢、紅斑等。要注意避免過熱,避免接觸可能的過敏原。遵醫囑使用地奈德乳膏、鹵米松乳膏、他克莫司軟膏等藥物治療。日常要注意保持嬰兒皮膚清潔,避免過度搔抓,防止皮膚破損引發感染。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,嚴格遵醫囑用藥和護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