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歲寶寶吃多了發燒可能是消化不良、積食、胃腸型感冒、腸道感染、食物過敏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、物理降溫、藥物治療等。
1. 消化不良:寶寶胃腸功能較弱,進食過多易導致消化不良引起發燒。此時要適當減少進食量,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、蔬菜泥等。可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,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。若體溫不超過 38.5℃,用濕毛巾給寶寶敷額頭等部位物理降溫;超過 38.5℃,遵醫囑用布洛芬混懸液、對乙酰氨基酚滴劑、小兒柴桂退熱顆粒。
2. 積食:吃多後食物積滯在胃腸,產生內熱引發發燒。要控制食量,避免再進食過多。可煮山楂水、蘋果水給寶寶喝,有消食作用。體溫不高時用退熱貼貼額頭降溫;體溫較高,遵醫囑用小兒化食丸、保和顆粒、健兒消食口服液。
3. 胃腸型感冒:除吃多,還可能因病毒感染引發胃腸型感冒發燒。讓寶寶多休息,多喝溫水。若有嘔吐、腹瀉,要防止脫水。體溫 38℃左右,用溫水擦拭寶寶頸部、腋窩等部位;超過 38.5℃,遵醫囑用藿香正氣口服液、利巴韋林顆粒、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。
4. 腸道感染:吃多後腸道抵抗力下降,易受細菌等感染髮燒。注意飲食衛生,給寶寶吃的食物要新鮮乾淨。輕度感染可先調整飲食觀察;感染較重,遵醫囑用頭孢克肟顆粒、阿莫西林顆粒、蒙脫石散。
5. 食物過敏:寶寶吃多某種過敏食物可能引發過敏反應伴發燒。需立即停止食用過敏食物,症狀較輕可先觀察,多喝溫水促進代謝;症狀嚴重,遵醫囑用氯雷他定糖漿、西替利嗪滴劑、地奈德乳膏用於皮膚過敏症狀。
日常要注意合理餵養寶寶,避免過度餵食,保證飲食均衡。添加新食物時要少量嘗試,觀察寶寶反應。注意飲食衛生,餐具定期消毒。若寶寶發燒持續不緩解或出現其他異常症狀,應及時就醫,遵醫囑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