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歲寶寶不喝奶粉可能是餵養方式不當、奶粉口味不適應、處於厭奶期、口腔問題、腸胃不適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餵養方式、更換奶粉、營造安靜進食環境、治療口腔疾病、調理腸胃等。
1. 餵養方式不當:若平時餵奶時間不規律,寶寶可能沒有形成良好的進食生物鐘,導致對奶粉興趣缺缺。家長應固定餵奶時間和地點,每天在相對固定的時間段餵奶,比如早上、中午、晚上各一次,每次餵奶時間控制在20 - 30分鐘左右,讓寶寶養成規律進食習慣,同時餵奶時不要逗弄寶寶,避免分散其注意力。
2. 奶粉口味不適應:不同品牌奶粉口味有差異,寶寶可能不喜歡當前奶粉的味道。家長可嘗試更換奶粉品牌,選擇口感清淡、接近母乳味道的奶粉,在更換時要循序漸進,將新奶粉與舊奶粉按一定比例混合,逐漸增加新奶粉比例,直至完全過渡。
3. 處於厭奶期:一歲左右寶寶可能會經歷厭奶期,這是正常生理現象。此時寶寶注意力易分散,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,吃奶時容易被干擾。家長要為寶寶營造安靜、舒適的餵奶環境,減少外界干擾,也可適當增加寶寶的活動量,消耗其體力,增加飢餓感,提高吃奶興趣。
4. 口腔問題:比如口腔潰瘍、出牙不適等會讓寶寶在喝奶時口腔疼痛,從而抗拒奶粉。家長要仔細檢查寶寶口腔,若有口腔潰瘍,遵醫囑使用冰硼散、西瓜霜噴劑、開喉劍噴霧劑等藥物促進潰瘍愈合;若是出牙不適,可準備牙膠、磨牙棒讓寶寶啃咬,緩解牙齦不適。
5. 腸胃不適:消化不良、積食等腸胃問題可能影響寶寶食慾,使其不願喝奶粉。家長可適當給寶寶按摩腹部,以肚臍為中心,順時針輕輕按摩,促進腸胃蠕動。若症狀嚴重,遵醫囑服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、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、醒脾養兒顆粒等藥物調理腸胃。
日常要多觀察寶寶狀態,根據寶寶需求合理調整餵養方式。若寶寶不喝奶粉情況持續較長時間且伴有精神不佳、體重不增等異常,需及時就醫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