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說話耳朵里就有共鳴聲可能是耵聹堵塞、外耳道異物、中耳積液、咽鼓管異常開放、突發性聾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清理耳道、取出異物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
1. 耵聹堵塞:耵聹也就是耳屎,若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,積聚在外耳道,說話時耳部震動可能引發共鳴聲。可由專業醫生使用耵聹鈎、鑷子等工具直接取出耵聹;若耵聹較硬,可先使用5%碳酸氫鈉滴耳液軟化,每日3 - 5次,每次5 - 10滴,浸泡3 - 4天後,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外耳道。
2. 外耳道異物:如小珠子、小飛蟲等進入外耳道,會干擾聲音正常傳導,導致說話有共鳴。對於體積較小、位置較淺的異物,醫生可直接用鑷子取出;若是圓形異物,可用耵聹鈎繞過異物將其鈎出;對於活的昆蟲類異物,可先使用2%的丁卡因溶液或75%酒精滴入外耳道將其麻醉或殺死後再取出。
3. 中耳積液:感冒、鼻炎等導致咽鼓管功能障礙,引起中耳積液,影響聲音傳導。可遵醫囑使用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促進纖毛運動,利於積液排出;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減輕鼻腔及咽鼓管黏膜炎症;若合併細菌感染,可服用頭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治療。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,可考慮鼓膜穿刺抽液、鼓膜切開置管等手術治療。
4. 咽鼓管異常開放:多因咽鼓管周圍肌肉功能失調等引起,說話時氣流通過咽鼓管衝擊中耳,產生共鳴。可通過捏鼻鼓氣法,即深吸一口氣,捏住鼻子,緊閉嘴巴,用力向耳朵方向鼓氣,每天數次,每次數秒;也可遵醫囑使用50%的硝酸銀溶液塗抹咽鼓管咽口,使其黏膜輕度收斂;症狀嚴重者可考慮咽鼓管激光燒灼術等手術治療。
5. 突發性聾:病因不明,可能與內耳血管痙攣、栓塞等有關,可伴有耳鳴、耳內共鳴等症狀。需盡早治療,可遵醫囑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靜脈滴注抗炎消腫;使用甲鈷胺片營養神經;使用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改善內耳微循環。同時需注意休息,避免噪聲環境。
出現一說話耳朵里就有共鳴聲的情況,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並治療。治療期間要注意耳部衛生,避免污水進入耳朵,盡量減少戴耳機時間,避免長時間處於嘈雜環境,按醫生要求定期復查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