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幼兒出現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的原因有維生素B₁₂缺乏、葉酸缺乏、藥物影響、代謝障礙等。
1. 維生素B₁₂缺乏:主要因攝入不足,嬰幼兒生長髮育迅速,對維生素B₁₂需求增加,若母親飲食中維生素B₁₂缺乏,母乳餵養的嬰幼兒易缺乏;長期素食的嬰幼兒也易出現。吸收障礙也可導致,如胃腸道疾病影響維生素B₁₂吸收。
2. 葉酸缺乏:同樣存在攝入不足問題,嬰幼兒輔食添加不及時,富含葉酸的新鮮蔬菜、水果等攝入少。同時,嬰幼兒生長快,對葉酸需要量增加,若供給不足易發病。且某些藥物可干擾葉酸代謝,導致缺乏。
3. 藥物影響:如抗癲癇藥等可影響葉酸和維生素B₁₂的代謝和吸收,長期使用這類藥物會增加發病風險。
4. 代謝障礙:少數嬰幼兒存在遺傳性代謝缺陷,影響維生素B₁₂或葉酸的代謝利用,從而引發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。
日常生活中,家長要注意科學餵養嬰幼兒,及時合理添加輔食,保證營養均衡。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,母親也要注意自身飲食營養。若發現嬰幼兒有貧血相關症狀,如面色蒼白、精神萎靡等,應及時就醫,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,切不可自行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