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部經絡疼痛可能是腰部勞損、腰椎間盤突出症、腰部受寒、腰部外傷、風濕性關節炎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物理治療、藥物治療等。
1. 腰部勞損:長期彎腰工作、久坐、頻繁腰部用力等導致腰部肌肉、筋膜等軟組織慢性損傷,引發經絡疼痛。治療上,可通過熱敷,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於疼痛部位,每次 15 - 20 分鐘,每日 3 - 4 次,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;按摩,由專業人員進行腰部按摩,放鬆肌肉;遵醫囑用藥,如活血止痛膏、雲南白藥膏、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,按說明書塗抹於疼痛處。
2. 腰椎間盤突出症:腰椎間盤退變、損傷等使髓核突出,壓迫周圍神經、經絡引起疼痛。可進行牽引治療,借助器械對腰部進行牽引,拉開椎間隙減輕壓迫;針灸,選取合適穴位刺激疏通經絡;遵醫囑用藥,如腰痛寧膠囊、甲鈷胺片、布洛芬緩釋膠囊,按療程服用緩解症狀。
3. 腰部受寒:腰部保暖不當,風寒之邪侵襲經絡,氣血運行不暢致疼痛。可採用艾灸,點燃艾條在腰部疼痛部位上方熏烤,溫通經絡;紅外線照射,利用紅外線的溫熱效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;遵醫囑用藥,如小活絡丸、追風透骨丸、獨活寄生合劑,按劑量服用驅散風寒。
4. 腰部外傷:如撞擊、扭傷等導致腰部經絡受損疼痛。受傷初期冷敷,用冰袋敷 15 - 20 分鐘,每日數次,減輕腫脹;後期熱敷促進淤血吸收;遵醫囑用藥,如三七傷藥片、跌打丸、紅花油,口服或外用促進恢復。
5. 風濕性關節炎:自身免疫因素影響,累及腰部關節、經絡引發疼痛。可進行物理療法,如溫泉浴,利用溫泉的溫熱和礦物質成分緩解疼痛;蠟療,將加熱後的蠟敷於腰部;遵醫囑用藥,如阿司匹林腸溶片、雷公藤多苷片、甲氨蝶呤片,規範用藥控制病情。
腰部經絡疼痛患者日常要注意腰部保暖,避免受寒受潮;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,避免腰部過度勞累;適度進行腰部功能鍛鍊,如小飛燕、五點支撐法等。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,遵醫囑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