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腎衰竭水腫可能是水鈉瀦留、低蛋白血症、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失衡、心功能不全、營養不良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控制水分和鹽分攝入、補充蛋白質、使用利尿劑、改善心功能、加強營養支持等。
1.水鈉瀦留:腎臟功能受損,導致水鈉排泄障礙,引起水腫。可通過限制水和鈉鹽的攝入來緩解,如每日飲水量根據尿量進行調整,鈉鹽攝入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。
2.低蛋白血症:腎衰竭時,蛋白質代謝紊亂,血漿蛋白減少,膠體滲透壓降低,導致水腫。遵醫囑補充蛋白質,如乳清蛋白粉、復方氨基酸膠囊、蛋白質粉等,可改善低蛋白血症。
3.腎素 - 血管緊張素 - 醛固酮系統失衡:該系統激活,導致水鈉瀦留,加重水腫。可使用藥物進行調節,如卡托普利片、厄貝沙坦片、螺內酯膠囊等,以改善水鈉代謝。
4.心功能不全:腎衰竭患者可能併發心功能不全,心臟泵血功能下降,引起循環障礙,導致水腫。需要治療心臟疾病,改善心功能,如使用地高辛片、呋塞米片、硝酸異山梨酯片等藥物。
5.營養不良:慢性腎衰竭患者常伴有營養不良,影響機體代謝和功能,可能導致水腫。應加強營養支持,保證充足的熱量和營養攝入,可適當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。
對於慢性腎衰竭水腫患者,除了積極治療外,還應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和感染。定期復查腎功能、電解質等指標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