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斷膝蓋是否骨折可通過受傷史、症狀表現、體徵檢查、影像學檢查等。
1. 受傷史:瞭解膝蓋受傷的原因,如是否遭受直接暴力撞擊,像被重物砸到、劇烈碰撞等;或間接暴力,如扭轉、過度伸展等情況。明確受傷機制對於判斷骨折可能性有重要意義,例如高處墜落時膝蓋著地,這種較大暴力損傷很可能導致骨折。
2. 症狀表現:骨折後膝蓋通常會出現劇烈疼痛,疼痛程度往往較為嚴重,難以忍受。還會迅速出現腫脹,這是由於骨折導致周圍血管破裂出血和組織滲出引起。同時,可能伴有明顯的畸形,比如膝蓋的正常形態改變,出現成角、縮短等異常。活動功能也會受限,無法正常屈伸或行走。
3. 體徵檢查:專業醫生會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,如壓痛,在骨折部位按壓時會有明顯疼痛。還會檢查有無骨擦音或骨擦感,即骨折斷端相互摩擦產生的特殊聲音或感覺,但檢查時要避免過度操作加重損傷。
4. 影像學檢查:X線檢查能清晰顯示骨折的部位、類型和移位情況,是初步判斷骨折的常用方法。CT檢查對於一些複雜骨折,能提供更詳細的骨骼結構信息,有助於準確診斷。磁共振成像MRI則對軟組織損傷和隱匿性骨折的診斷有重要價值。
在日常生活中,若懷疑膝蓋骨折,應避免隨意移動受傷部位,防止加重損傷。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專業檢查診斷,一旦確診骨折,需嚴格按照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,包括復位、固定等措施,同時配合康復訓練,以促進膝蓋功能的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