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癌前病變是指宮頸上皮內瘤變,是與宮頸癌密切相關的一組宮頸病變。它反映了宮頸癌發生發展中的連續過程,常發生於25-35歲的女性。宮頸癌前病變分為不同的級別,治療方法也因病而異。
一、宮頸癌前病變的分級
1. 宮頸上皮內瘤變Ⅰ級CINⅠ:約60%的CINⅠ會自然消退,若細胞學檢查為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及以下,可僅觀察隨訪。
2. 宮頸上皮內瘤變Ⅱ級CINⅡ:進展為宮頸癌的風險相對較高。
3. 宮頸上皮內瘤變Ⅲ級CINⅢ:包括重度異型增生和原位癌,發展為宮頸癌的可能性較大。
2.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方法
1. 觀察隨訪:對於CINⅠ且細胞學檢查為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及以下的患者,可定期進行細胞學和HPV檢查,密切觀察病情變化。
2. 物理治療:適用於CINⅠ和部分CINⅡ患者,包括激光、冷凍、電灼等方法,通過破壞病變組織,促進正常組織修復。
3. 手術治療:對於CINⅡ和CINⅢ患者,常採用宮頸錐切術,如宮頸環形電切除術LEEP和冷刀錐切術。若經宮頸錐切確診、年齡較大、無生育要求、合併有其他婦科良性疾病手術指徵的CINⅢ患者,也可行全子宮切除術。
在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後,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,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一段時間,以防感染。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復查,包括細胞學檢查、HPV檢測等,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。如果出現異常陰道出血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