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後盆底肌損傷可能會出現尿失禁、盆腔臟器脫垂、性功能障礙、慢性盆腔疼痛、排便異常等方式。
1.尿失禁:表現為在咳嗽、打噴嚏、大笑或運動時,出現不自主的尿液漏出。這是產後盆底肌損傷較為常見的症狀之一,主要是由於盆底肌肉支持力量減弱,導致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。
2.盆腔臟器脫垂:包括子宮脫垂、陰道前壁膨出、陰道後壁膨出等。患者可能會感到下腹墜脹、陰道內有腫物脫出,嚴重時可影響正常生活。
3.性功能障礙:可能出現性慾減退、性交疼痛、性高潮障礙等問題。盆底肌損傷會影響性生活的質量,給女性帶來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擾。
4.慢性盆腔疼痛:表現為下腹部、腰骶部或會陰部的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。疼痛可能與盆底肌肉的緊張、痙攣有關。
5.排便異常:如便秘、大便失禁等。盆底肌在維持正常的排便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,損傷後可能導致排便困難或失控。
產後盆底肌損傷需要引起重視,及時進行康復治療。產婦在產後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和重體力勞動。可以進行一些盆底肌康復訓練,如凱格爾運動等,有助於恢復盆底肌的功能。如果症狀較為嚴重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