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病是一種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,其發病原因主要有接觸感染動物、食用感染食物、吸入感染飛沫、母嬰傳播以及實驗室感染等。
1.接觸感染動物:布魯氏菌可存在於牛、羊、豬等家畜及野生動物體內。在接觸這些感染動物的分泌物、排泄物、胎盤、流產物,或在飼養、屠宰、加工等過程中,如防護不當,病菌可經破損的皮膚、黏膜進入人體引起感染。
2.食用感染食物:食用未經消毒或滅菌不徹底的奶及奶製品、肉類等,可能會感染布病。
3.吸入感染飛沫:在養殖、加工場所,病菌污染環境後形成氣溶膠,可經呼吸道吸入而感染。
4.母嬰傳播:孕婦患布病後,病菌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,或在分娩時經產道傳給新生兒。
5.實驗室感染:在實驗室中,處理病菌時如操作不當,也可能發生感染。
為了預防布病,我們應加強對家畜的管理和檢疫,避免接觸病畜及其分泌物;食用肉類、奶製品時要確保充分煮熟;在相關工作場所要做好防護措施。如果懷疑感染布病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