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,它們在發病時間、症狀、體徵、治療和預後等方面存在一些區別。
1.發病時間:急性盆腔炎發病急,症狀嚴重;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或反復發作演變而來,病程較長。
2.症狀:急性盆腔炎常表現為高熱、寒戰、下腹痛、陰道分泌物增多等;慢性盆腔炎則症狀相對較輕,可出現下腹部墜脹、疼痛及腰骶部酸痛,常在勞累、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。
3.體徵:急性盆腔炎檢查時可發現宮頸充血、水腫,有膿性分泌物,子宮壓痛明顯,附件區增厚、壓痛,有時可觸及包塊;慢性盆腔炎的體徵包括子宮常呈後位,活動受限或粘連固定,輸卵管炎時在子宮一側或兩側可觸及條索狀增粗輸卵管,伴有輕度壓痛,盆腔結締組織炎時,子宮一側或兩側有片狀增厚、壓痛,宮骶韌帶增粗、變硬、有壓痛。
4.治療:急性盆腔炎主要採用抗生素治療,必要時手術治療;慢性盆腔炎則採用綜合治療方法,如抗生素、物理治療、中藥治療等,治療時間較長。
5.預後:急性盆腔炎如能及時徹底治療,預後較好;慢性盆腔炎病情較頑固,易反復發作,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。
對於盆腔炎患者,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個人衛生,保持外陰清潔,避免不潔性生活。同時,應加強鍛鍊,增強體質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如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就醫,遵醫囑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