測量血壓時需要注意測量前準備、測量姿勢、測量時間、測量頻率、設備校准等。
1.測量前準備:測量前30分鐘避免劇烈運動、吸煙、飲酒、喝咖啡或濃茶等,應保持安靜休息5~10分鐘。測量前應排空膀胱,避免憋尿影響血壓測量值。
2.測量姿勢:測量血壓時應採取坐位或臥位,保持手臂與心臟在同一水平線上。如果是坐位,應選擇有靠背的椅子,雙腳平放於地面;如果是臥位,應選擇平臥位或半臥位,手臂放在身體一側。
3.測量時間:測量血壓的最佳時間為清晨起床後、下午或晚上。清晨測量血壓應在起床後1小時內,服用降壓藥之前進行;下午或晚上測量血壓應在晚餐後1小時以上,睡前1小時以內進行。
4.測量頻率:對於新診斷的高血壓患者,建議每天測量血壓2~3次,連續測量7天,取後6天的血壓平均值作為治療參考。對於血壓控制穩定的患者,建議每周測量血壓1~2天,每天測量2~3次。
5.設備校准:定期對血壓計進行校准,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一般建議每年校准一次血壓計,可以到專業的醫療機構或計量部門進行校准。
正確測量血壓對於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應該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好習慣,如果發現血壓異常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