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是一種常見的創傷,在現場進行及時、正確的固定非常重要,可以減輕傷者的疼痛,避免骨折端進一步損傷周圍組織和血管、神經,也有利於後續的搬運和治療。以下是骨折現場固定的原則和注意事項:
骨折現場固定的原則:
1. 搶救生命:在處理骨折之前,首先要確保傷者的生命安全,如處理呼吸、心跳驟停等危及生命的情況。
2. 止血包扎:如有傷口出血,應先進行止血和包扎。
3. 固定制動:通過固定骨折部位,限制骨折端的活動,減輕疼痛和減少進一步損傷。
4. 操作規範:固定時動作要輕柔、準確,避免加重損傷。
5. 就地取材:利用現場可利用的物品,如木板、樹枝、硬紙板等作為固定材料。
骨折現場固定的注意事項:
1. 如有開放性傷口,應先進行止血、包扎,然後再固定骨折部位。
2. 固定的範圍應包括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,以達到更好的固定效果。
3. 固定時要注意鬆緊適度,過松達不到固定的目的,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。
4. 在固定過程中,要注意觀察傷者的肢體遠端,如手指、腳趾的血液循環情況,如發現蒼白、發涼、麻木等異常,應及時調整固定的鬆緊度。
5. 固定後,應將傷者妥善安置,等待專業救援人員的到來。
在骨折現場固定過程中,要保持冷靜,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操作,以最大程度地減輕傷者的痛苦和損傷。在固定後,應避免隨意移動傷者,等待專業醫療人員的進一步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