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癬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真菌感染性疾病,具有一定的傳染性。股癬主要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,如紅色毛癬菌、須癬毛癬菌等。這種疾病常發生在腹股溝、會陰、肛周等部位,表現為環狀或半環狀的紅斑、丘疹、鱗屑,伴有瘙癢。
股癬的治療主要包括外用藥物治療和口服藥物治療。
一、外用藥物治療
1. 抗真菌藥膏:如酮康唑乳膏、咪康唑乳膏、特比萘芬乳膏等,每天塗抹1 - 2次,堅持使用2 - 4周,症狀消失後仍需繼續用藥1 - 2周,以防止復發。
2. 復方制劑:含有抗真菌藥物和糖皮質激素的復方制劑,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,可用於炎症較重的股癬,但不宜長期使用,以免引起皮膚萎縮等不良反應。
2.口服藥物治療
如果股癬面積較大、外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反復發作,可考慮口服抗真菌藥物,如伊曲康唑膠囊、特比萘芬片等。口服藥物治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,按照療程服用,同時注意監測藥物的不良反應。
在治療股癬的過程中,需要注意保持患處的清潔乾燥,避免搔抓,以免引起感染擴散。同時,要注意個人衛生,勤換內衣褲,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、浴巾等物品,以防止傳染給他人。如果患有足癬、手癬等其他真菌感染性疾病,也應同時進行治療,以免相互傳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