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壓高和高血壓是兩個相關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。血壓高是指血壓測量值超過正常範圍,但這種情況可能是暫時的,例如在情緒激動、劇烈運動後或某些特定情境下出現的血壓升高。而高血壓則是一種慢性疾病,是指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,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,收縮壓≥140mmHg和或舒張壓≥90mmHg。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通常是持續性的,且可能會對心、腦、腎等重要臟器造成損害。
如果被診斷為高血壓,應採取
一、改善生活方式
1. 減少鈉鹽攝入,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g。
2. 增加鉀攝入,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。
3. 控制體重,將體重指數BMI控制在18.5 - 23.9kg/m²,男性腰圍小於90cm,女性腰圍小於85cm。
4. 不吸煙,徹底戒煙,避免被動吸煙。
5. 不飲或限制飲酒。
6. 增加運動,建議每周進行4 - 7次,每次持續30 - 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如步行、慢跑、游泳等。
7. 減輕精神壓力,保持心理平衡。
2.血壓監測
定期測量血壓,建議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,瞭解自己的血壓變化情況。
3.藥物治療
如果通過改善生活方式無法有效控制血壓,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,如利尿劑、鈣通道阻滯劑、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、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。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服藥,不得擅自增減藥量或停藥。
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,遵醫囑定期測量血壓,按時服藥。同時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合理飲食、適量運動、戒煙限酒、保持良好的心態等。如果出現頭暈、頭痛、心悸等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