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口有息肉是一種常見的婦科問題。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,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。宮頸息肉是由於宮頸長期慢性炎症刺激宮頸的黏膜,引起增生,而子宮有一種天然的排除異物的能力,使增生的子宮頸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形成息肉。
宮頸口有息肉是否需要手術,取決於息肉的大小、症狀以及患者的具體情況。一般來說,如果息肉較小,且沒有引起明顯的症狀,如異常陰道出血、白帶增多等,醫生可能會建議先觀察,定期進行婦科檢查,以監測息肉的變化。如果息肉較大,或者引起了明顯的症狀,如頻繁的陰道出血、性交後出血等,或者息肉有惡變的風險,醫生通常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。手術的方式主要包括息肉摘除術、宮頸錐切術等。在決定治療方案時,醫生會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、生育需求、健康狀況等因素。
在發現宮頸口有息肉後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治療後,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,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一段時間,以防感染。同時,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進行復查,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。如果出現異常陰道出血、腹痛等症狀,應及時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