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期出血是不少孕婦可能會遇到的情況,在不同的孕期階段,出血的原因也有所不同。在孕早期,出血可能是由於受精卵著床時對子宮內膜造成的刺激,導致少量出血,這種情況通常出血量較少,且無其他不適症狀。先兆流產、宮外孕等也可能引起孕早期出血,這些情況往往伴有腹痛等症狀。在孕中期,宮頸機能不全、胎盤低置等可能導致出血。而到了孕晚期,臨產的徵兆之一可能是見紅,這是分娩即將開始的信號。但前置胎盤、胎盤早剝等嚴重情況也可能引起出血,需要及時就醫。孕期出血可能是多種原因引起的,孕婦一旦發現出血情況,應及時就醫,以便確定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
孕期各階段出血的具體原因如下:
一、孕早期
1. 受精卵著床:在受孕後,受精卵會植入子宮內膜,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引起少量的陰道出血,一般持續時間短,出血量少。
2. 先兆流產:可能由於胚胎發育異常、母體疾病、外界因素等引起,表現為陰道出血,常為暗紅色或血性白帶,伴有陣發性下腹痛或腰背痛。
3. 宮外孕:受精卵在子宮腔外著床發育,最常見的是輸卵管妊娠。當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時,會導致輸卵管破裂,引起大出血,危及生命。宮外孕的典型症狀是停經後腹痛與陰道流血。
2.孕中期
1. 宮頸機能不全:宮頸口鬆弛,隨著胎兒的生長和子宮的增大,宮頸無法承受壓力,導致胎膜早破,引起陰道出血。
2. 胎盤低置: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,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,位置低於胎先露部。在孕期中,可能會出現無誘因、無痛性的反復陰道流血。
3.孕晚期
1. 臨產見紅:在分娩前24 - 48小時內,子宮頸口開始活動,使子宮頸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,毛細血管破裂而經陰道排出少量血,並與宮頸管內的粘液相混而排出,這種陰道流出的血性粘液便是孕婦見紅,是分娩即將開始的一個可靠徵象。
2. 前置胎盤: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,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,其位置低於胎先露部。典型症狀為妊娠晚期或臨產時,發生無誘因、無痛性反復陰道流血。
3. 胎盤早剝:妊娠20周後或分娩期,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,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。輕型胎盤早剝以外出血為主,重型胎盤早剝以隱性出血為主,常伴有持續性腹痛。
孕婦在孕期如果出現出血情況,應立即臥床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。同時,要盡快前往醫院就診,進行相關檢查,如B超、血HCG、孕酮等,以確定出血的原因,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在治療過程中,孕婦要保持良好的心態,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,確保自身和胎兒的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