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出血性疾病,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、藥物治療、免疫治療、輸注血小板及脾切除等。
1.一般治療: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需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,防止受傷。同時,要注意預防感染,保持皮膚清潔。飲食方面,應給予易消化、富含營養的食物,如瘦肉粥、雞蛋羹、牛奶等。
2.藥物治療:遵醫囑用藥,常用藥物包括醋酸潑尼松片、地塞米松片、甲潑尼龍片等糖皮質激素,可減少血小板抗體的生成,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對血小板的破壞。還可使用丙種球蛋白注射液,能封閉巨噬細胞受體,抑制抗體產生。升血小板膠囊可促進血小板生成。
3.免疫治療:對於激素治療無效或依賴的患者,可採用免疫抑制劑治療,如環磷酰胺片、硫唑嘌呤片、環孢素膠囊等,能抑制免疫反應,減少血小板的破壞。
4.輸注血小板:當患者有嚴重出血或血小板計數極低時,可輸注血小板懸液,以迅速提高血小板數量,防止出血加重。但輸注的血小板壽命較短,且可能產生抗體,影響療效。
5.脾切除:對於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,經藥物治療無效,且病程超過 6 個月,可考慮脾切除。脾臟是產生血小板抗體和破壞血小板的主要場所,切除脾臟可減少血小板的破壞,提高血小板數量。
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我保護,避免磕碰和外傷。定期復查血常規,瞭解血小板計數的變化。遵醫囑按時服藥,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