屁股出血且有點疼可能是肛裂、痔瘡、肛周膿腫、直腸息肉、腸道感染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持局部清潔、調整飲食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
1.肛裂:多因大便乾燥、排便過度用力引起。主要表現為肛門疼痛、出血。遵醫囑用藥,如麻仁潤腸丸、布洛芬緩釋膠囊、雲南白藥膠囊。
2.痔瘡:久坐、長期便秘等可導致。常見症狀為肛門腫物、便血、疼痛。可遵醫囑使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、地奧司明片、槐角丸。
3.肛周膿腫:多由細菌感染引起。局部會出現紅腫、疼痛、發熱,嚴重時可破潰流膿血。需遵醫囑用阿莫西林膠囊、甲硝唑片、連翹敗毒丸,必要時手術切開引流。
4.直腸息肉:可有便血、肛門疼痛等表現。一般通過直腸指診、腸鏡等檢查發現。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。
5.腸道感染:飲食不潔可引發腸道感染,除了屁股出血、疼痛外,還可能有腹瀉等症狀。可遵醫囑服用諾氟沙星膠囊、黃連素片、腸炎寧片。
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肛門局部清潔,避免久坐,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,飲食上多吃蔬菜、水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如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