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上長肉疙瘩可能是痤瘡、扁平疣、皮脂腺囊腫、脂肪瘤、瘢痕疙瘩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
1.痤瘡:痤瘡是一種常見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,好發於青少年。發病與雄激素水平增加、皮脂分泌過多、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、痤瘡丙酸桿菌繁殖等因素有關。可表現為粉刺、丘疹、膿皰、結節、囊腫等。遵醫囑用藥,如維A酸乳膏、過氧苯甲酰凝膠、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等。
2.扁平疣:扁平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,好發於青少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。臨床表現為皮色或粉紅色的扁平丘疹,多見於面部和手背。遵醫囑用藥,如咪喹莫特乳膏、酞丁安乳膏、重組人干擾素α-2b凝膠等。
3.皮脂腺囊腫:皮脂腺囊腫主要由於皮脂腺排泄管阻塞,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所形成的瀦留性囊腫。其特點為緩慢增長的良性病變。囊內有白色豆渣樣分泌物。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。
4.脂肪瘤:脂肪瘤是一種常見的軟組織良性腫瘤,由成熟脂肪細胞構成,可發生於身體任何有脂肪的部位。好發於肩、背、頸、乳房和腹部,其次為四肢近端如上臂、大腿、臀部。主要在皮下,稱為淺表脂肪瘤,也可見於肢體深部和肌腹之間,稱為深部脂肪瘤。一般無需治療,若瘤體較大,影響活動,或近期內突然增大或發生破潰,則應手術切除。
5.瘢痕疙瘩:瘢痕疙瘩是皮膚損傷愈合過程中,膠原合成代謝機能失去正常的約束控制,持續處於亢進狀態,以致膠原纖維過度增生的結果。表現為隆出正常皮膚,形狀不一,色紅質硬的良性腫塊。治療方法包括皮損內注射糖皮質激素,如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、曲安奈德注射液等,也可採用手術切除結合放射治療。
臉上長肉疙瘩後,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搔抓、擠壓患處,以免引起感染。同時,應及時就醫,明確診斷後,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