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生障礙性貧血與貧血的區別如下:
1.病因: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由於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導致的,常見原因有藥物、化學毒物、電離輻射等;貧血的原因較多,包括缺鐵、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、慢性失血、骨髓造血異常等。
2.臨床表現:再生障礙性貧血除了貧血症狀外,還常有感染和出血傾向;貧血的主要表現為乏力、頭暈、面色蒼白等,感染和出血症狀相對較輕。
3.血常規檢查: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血常規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;貧血患者根據不同類型,可表現為單純紅細胞減少、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等。
4.骨髓象: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骨髓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,造血細胞減少;貧血患者的骨髓象則根據具體類型有所不同,如缺鐵性貧血患者骨髓中幼紅細胞體積小,鐵染色顯示細胞外鐵減少等。
5.建議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治療、促造血治療及造血乾細胞移植等;貧血的治療則根據病因進行,如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,巨幼細胞貧血補充維生素B12和葉酸等。
無論是再生障礙性貧血還是其他類型的貧血,患者都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同時,要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以促進身體的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