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酐是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,主要由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。血肌酐升高可能是腎功能不全、急性腎損傷、高血壓腎病、糖尿病腎病、藥物性腎損傷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、控制基礎疾病、避免腎毒性藥物、必要時進行透析治療等。
1.腎功能不全:當腎臟功能受損,無法正常過濾和排泄廢物時,會導致肌酐升高。可表現為水腫、蛋白尿、血尿等。治療上需控制蛋白質攝入,避免加重腎臟負擔,遵醫囑用藥,如尿毒清顆粒、腎衰寧膠囊、金水寶片等。
2.急性腎損傷:可能由腎缺血、腎毒性物質、尿路梗阻等引起。患者可出現少尿或無尿、惡心、嘔吐等症狀。治療包括去除病因、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,必要時進行透析治療。
3.高血壓腎病:長期高血壓可導致腎臟小動脈硬化,影響腎功能,使肌酐升高。患者常有頭痛、頭暈、視物模糊等症狀。治療需積極控制血壓,可遵醫囑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、厄貝沙坦片、貝那普利片等降壓藥物。
4.糖尿病腎病: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,可引起腎臟病變,導致肌酐升高。患者多有多飲、多食、多尿等症狀。治療重點是控制血糖,可遵醫囑使用二甲雙胍腸溶片、格列齊特緩釋片、胰島素注射液等。
5.藥物性腎損傷:某些藥物如抗生素、非甾體抗炎藥等,可能對腎臟產生毒性作用,導致肌酐升高。患者可能有用藥史。治療需立即停用可疑藥物,對症治療。
在日常生活中,應注意定期進行體檢,監測腎功能。如果發現肌酐升高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,以延緩病情進展,保護腎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