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下奶時奶漲可能是乳汁分泌過多、乳腺管不通暢、餵奶不及時、乳頭問題、飲食因素等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及時哺乳、按摩乳房、熱敷、使用吸奶器、調整飲食等。
1.乳汁分泌過多:產後泌乳素分泌增加,導致乳汁分泌過多,若未及時排出,容易引起奶漲。可增加哺乳次數,及時排空乳汁。
2.乳腺管不通暢:可能由於乳腺管堵塞或狹窄,導致乳汁排出不暢,引起奶漲。可通過按摩乳房,從乳房四周向乳頭方向輕輕按摩,以促進乳腺管通暢。
3.餵奶不及時:未能按時給寶寶餵奶,乳汁積聚在乳房內,造成奶漲。應盡量按照寶寶的需求及時哺乳,避免乳汁淤積。
4.乳頭問題:乳頭內陷或乳頭皸裂等問題,可能會影響寶寶吸吮,導致乳汁排出困難,進而引起奶漲。可在哺乳前牽拉乳頭,改善乳頭內陷情況;對於乳頭皸裂,可在哺乳後塗抹乳頭保護霜,如羊脂膏。
5.飲食因素:產後過多食用催乳食物,可能會使乳汁分泌增加,導致奶漲。應適當調整飲食,減少催乳食物的攝入。
在日常生活中,產婦應保持良好的心態,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同時,要注意乳房的清潔衛生,防止感染。如果奶漲情況嚴重或持續不緩解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