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球扭到腳踝腫了,可能是運動姿勢不當、熱身不充分、場地不平、鞋子不合適、自身平衡能力較差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休息、冷敷、加壓包扎、抬高患肢、藥物治療等。
1.運動姿勢不當:打球時姿勢不正確,容易導致腳踝扭傷。應注意規範運動姿勢,避免錯誤動作。
2.熱身不充分:運動前未充分熱身,肌肉和關節未準備好,易引發扭傷。運動前要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。
3.場地不平:在不平整的場地上打球,增加了腳踝受傷的風險。盡量選擇平坦的場地進行運動。
4.鞋子不合適:穿著不合適的鞋子運動,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和保護。應選擇合適的運動鞋。
5.自身平衡能力較差:個人平衡能力不佳,也容易在運動中扭傷腳踝。可通過針對性訓練提高平衡能力。
在扭傷後的24小時內,可進行冷敷,如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傷部位,每次15 - 20分鐘,每天數次。同時,遵醫囑用藥,如雲南白藥氣霧劑、活血止痛膠囊、雙氯芬酸鈉緩釋片,以緩解疼痛和腫脹。受傷後的腳踝應休息,避免負重,可使用彈性繃帶進行加壓包扎,並將患肢抬高,高於心臟水平,以促進血液回流,減輕腫脹。
在日常生活中,運動時要做好防護措施,充分熱身,選擇合適的場地和裝備。如果腳踝扭傷後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