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在症狀表現、發病年齡、病因、實驗室檢查、治療及預後等方面存在區別。
1.症狀表現:皮肌炎除了肌肉無力、疼痛外,還常有特徵性的皮膚損害,如Gottron徵、眶周紫紅色斑等;多發性肌炎主要表現為肌肉無力、疼痛,皮膚損害相對少見。
2.發病年齡:皮肌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,兒童和成人均可患病,女性略多於男性;多發性肌炎多見於成人,兒童少見,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。
3.病因:兩者的病因尚不明確,但皮肌炎可能與遺傳、感染、免疫等因素有關,且與腫瘤的發生可能存在一定關聯;多發性肌炎主要與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有關。
4.實驗室檢查:皮肌炎患者血清肌酶譜中,肌酸激酶、乳酸脫氫酶等升高,同時可伴有抗Jo - 1抗體、抗Mi - 2抗體等自身抗體陽性;多發性肌炎患者的血清肌酶譜也會升高,但自身抗體的種類和陽性率與皮肌炎有所不同。
5.治療及預後: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的治療方法相似,包括糖皮質激素、免疫抑制劑等,但皮肌炎患者需要更加關注腫瘤的篩查,兩者的預後也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。
無論是皮肌炎還是多發性肌炎,患者都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,按時服藥,定期復查。同時,要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,保持良好的心態,以提高生活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