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出血性疾病,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項:一般治療、藥物治療、脾切除、免疫抑制劑治療、輸注血小板等。
1.一般治療: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需要注意休息,避免外傷。若血小板計數過低,應減少活動,防止出血。同時,要積極預防及控制感染,因為感染可能會加重病情。
2.藥物治療:對於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,常用的藥物有糖皮質激素,如潑尼松片、地塞米松片、甲潑尼龍片等,可減少血小板抗體生成,抑制單核-巨噬細胞系統對血小板的破壞。免疫球蛋白,如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、凍乾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、靜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等,可封閉單核-巨噬細胞Fc受體,與血小板抗體競爭性結合,起到快速提升血小板的作用。促血小板生成藥物,如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、艾曲泊帕乙醇胺片、海曲泊帕乙醇胺片等,可刺激骨髓造血乾細胞增殖,促進血小板生成。以上藥物均需遵醫囑用藥。
3.脾切除:當藥物治療無效或脾功能亢進時,可考慮脾切除。脾臟是產生血小板抗體和破壞血小板的主要場所,切除脾臟可以減少血小板的破壞,提高血小板計數。
4.免疫抑制劑治療:對於激素治療無效或依賴的患者,可使用免疫抑制劑,如環磷酰胺片、硫唑嘌呤片、環孢素軟膠囊等。這些藥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,減少血小板的破壞。需遵醫囑用藥。
5.輸注血小板:僅用於血小板計數極低、有嚴重出血或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。輸注血小板可以迅速提高血小板計數,預防和治療出血。但反復輸注血小板可能會產生抗體,導致療效下降,因此應嚴格掌握輸注指徵。
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自我保護,避免劇烈運動和碰撞,防止受傷出血。同時,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復查血常規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