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

慢性胃炎腹痛的原因

發佈時間:2025-05-02 05:06:43

慢性胃炎患者常出現腹痛症狀,其原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、胃酸分泌過多、胃黏膜損傷、藥物因素、精神心理因素等。

1. 幽門螺桿菌感染: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。該細菌可破壞胃黏膜屏障,引發炎症反應,導致腹痛。感染後,患者可能出現上腹部隱痛、脹痛等症狀,還可能伴有惡心、嘔吐、反酸等。

2. 胃酸分泌過多:胃酸過多會刺激胃黏膜,引起胃部疼痛。長期的精神緊張、飲食不當如過多食用辛辣、酸性食物等都可能導致胃酸分泌增加。患者通常會感到上腹部燒灼樣疼痛,尤其在空腹時更為明顯。

3. 胃黏膜損傷:長期飲酒、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因素可導致胃黏膜受損。胃黏膜受損後,胃部的保護機制減弱,容易受到胃酸和其他刺激物的侵蝕,從而引起腹痛。這種腹痛可能表現為持續性隱痛或絞痛。

4. 藥物因素:某些藥物如抗生素、氯化鉀等,可能對胃黏膜產生刺激,導致腹痛。一些藥物還可能影響胃腸道的蠕動功能,引起腹部不適。

5. 精神心理因素:長期的精神壓力、焦慮、抑鬱等情緒問題,可能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胃腸道的功能,導致慢性胃炎患者出現腹痛症狀。這類腹痛往往與情緒波動有關,在情緒緊張或焦慮時加重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慢性胃炎患者應注意飲食規律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刺激性食物,減少飲酒和吸煙。同時,要保持良好的心態,避免過度緊張和焦慮。如腹痛症狀加重或持續不緩解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

慢性胃炎腹痛的原因
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
關註微信公眾號,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
近期最多人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