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炎早期手腫可能是水鈉瀦留、低蛋白血症、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、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激活、感染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、飲食調整等。
1. 水鈉瀦留:腎炎患者腎臟功能受損,導致水鈉排泄障礙,引起水鈉瀦留,從而出現手腫。治療上可遵醫囑使用利尿劑,如氫氯噻嗪片、呋塞米片、螺內酯膠囊,以促進水鈉排出。同時,應限制鈉鹽的攝入。
2. 低蛋白血症:腎炎患者大量蛋白尿導致蛋白丟失,血漿蛋白減少,膠體滲透壓下降,液體進入組織間隙,引起手腫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蛋白質,如食用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,必要時遵醫囑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。
3. 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:腎小球受損,濾過功能降低,導致體內水分和代謝廢物不能有效排出,引起手腫。治療主要是針對腎炎進行治療,保護腎功能,遵醫囑使用ACEI或ARB類藥物,如卡托普利片、厄貝沙坦片、纈沙坦膠囊等,以降低尿蛋白,延緩腎功能惡化。
4. 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激活:腎炎時,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被激活,導致水鈉瀦留,加重手腫。可遵醫囑使用ACEI或ARB類藥物抑制該系統,同時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和感染。
5. 感染:腎炎患者免疫力下降,容易發生感染,感染可加重腎炎病情,導致手腫。應積極抗感染治療,遵醫囑使用抗生素,如阿莫西林膠囊、頭孢克肟分散片、左氧氟沙星片等。同時,要注意個人衛生,預防感染。
腎炎患者出現手腫時,應及時就醫,明確病因,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。日常生活中,患者應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,低鹽、低脂、優質蛋白飲食,定期復查尿常規、腎功能等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