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度高鉀血症是指血清鉀濃度超過 5.5mmol/L 的病理狀態,可能是腎排鉀減少、鉀攝入過多、細胞內鉀移出、洋地黃中毒、保鉀利尿劑使用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、透析治療等。
1. 腎排鉀減少:各種原因引起的少尿或無尿,如急性腎衰竭、慢性腎衰竭等,會導致鉀離子排出減少,從而引起高鉀血症。治療方法包括及時治療原發病、限制鉀的攝入,必要時進行透析治療。
2. 鉀攝入過多:靜脈輸入過多含鉀溶液,或大量輸入庫存血等,可導致血鉀升高。處理方法是停止鉀的攝入,促進鉀的排出,如使用利尿劑呋塞米片、氫氯噻嗪片、螺內酯膠囊等遵醫囑用藥。
3. 細胞內鉀移出:如溶血、大面積燒傷、擠壓綜合徵等,可使細胞內鉀移出,導致血鉀升高。治療需針對原發病進行,同時可使用鈣劑如葡萄糖酸鈣注射液遵醫囑用藥,以對抗高鉀對心肌的毒性作用。
4. 洋地黃中毒:洋地黃過量可抑制鈉鉀 ATP 酶,使細胞內鉀移出,引起高鉀血症。治療包括停用洋地黃類藥物,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苯妥英鈉片遵醫囑用藥等。
5. 保鉀利尿劑使用:長期使用螺內酯、氨苯蝶啶等保鉀利尿劑,可使鉀排出減少,導致高鉀血症。應及時調整利尿劑的使用,必要時更換為排鉀利尿劑。
在日常生活中,應注意定期進行體檢,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能導致高鉀血症的疾病。同時,在飲食方面,應避免食用含鉀過高的食物,如香蕉、橘子、豆類等。如果正在使用可能影響鉀代謝的藥物,應遵醫囑定期監測血鉀水平,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高鉀血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