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上起痘潰爛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,包括皮膚感染、過敏反應、蚊蟲叮咬、濕疹、痤瘡等。
1. 皮膚感染:皮膚受到細菌、真菌等病原體感染,可導致起痘潰爛。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,可能引起膿皰瘡,表現為皮膚上出現膿皰,破潰後形成糜爛面。應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搔抓,可外用抗生素藥膏,如莫匹羅星軟膏。
2. 過敏反應:接觸過敏原後,皮膚可能出現過敏反應,如濕疹、蕁麻疹等,嚴重時可出現潰爛。需避免接觸過敏原,可口服抗組胺藥物,如氯雷他定,外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症狀。
3. 蚊蟲叮咬:蚊蟲叮咬後,皮膚可能出現紅腫、瘙癢,搔抓後容易引起感染潰爛。可使用肥皂水清洗叮咬處,塗抹風油精、花露水等,若有感染,可外用消炎藥膏。
4. 濕疹: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症,可導致皮膚起痘、瘙癢、滲出、潰爛。應避免刺激性物質,保持皮膚濕潤,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,如地塞米松乳膏。
5. 痤瘡:痤瘡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,若病情加重,可能出現膿皰、結節、囊腫,破潰後可形成潰爛。注意皮膚清潔,避免擠壓痘痘,可外用維A酸類藥物,如阿達帕林凝膠。
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搔抓皮膚,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,飲食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,以便明確診斷並進行相應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