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血性心肌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心肌長期缺血,導致心肌瀰漫性纖維化,產生與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類似的臨床綜合徵。以下是治療缺血性心肌病的5項方法:
1. 藥物治療:通過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、硫酸氫氯吡格雷片、替格瑞洛片、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鈣片、瑞舒伐他汀鈣片、辛伐他汀片、β受體阻滯劑如酒石酸美托洛爾片、富馬酸比索洛爾片、鹽酸普萘洛爾片、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卡托普利片、依那普利片、纈沙坦膠囊等,改善心肌缺血,減輕心臟負荷,延緩病情進展。
2. 介入治療:對於冠狀動脈狹窄嚴重的患者,可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,如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和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,以恢復冠狀動脈血流,改善心肌供血。
3.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:對於存在心臟不同步收縮的患者,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可以通過調整心臟的收縮順序,提高心臟功能,改善症狀。
4.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:當冠狀動脈病變嚴重,無法通過介入治療解決時,可考慮進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,建立新的血管通路,改善心肌血供。
5. 其他治療:如體外反搏治療,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,促進側支循環形成,有助於改善心肌缺血。
在日常生活中,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應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,保持情緒穩定,戒煙限酒,低鹽低脂飲食,定期復查,遵醫囑按時服藥,以控制病情,提高生活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