臍帶根部出現白色臍根,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,如臍帶殘端未完全脫落、局部感染、臍茸、臍瘻等。以下是對這些情況的詳細介紹:
1. 臍帶殘端未完全脫落:新生兒出生後,臍帶會逐漸乾枯並脫落。如果臍帶殘端尚未完全脫落,可能會在臍帶根部看到白色的組織。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,等待其自然脫落即可。保持臍帶部位的清潔和乾燥,避免摩擦和感染。
2. 局部感染:如果臍帶部位受到細菌感染,可能會出現紅腫、滲液、有異味等症狀,同時臍帶根部可能會有白色的分泌物。需要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臍帶部位,每天2-3次。如果感染嚴重,應及時就醫,醫生可能會根據情況給予抗生素治療。
3. 臍茸:臍茸是小兒臍部的卵黃管殘餘組織胚胎殘餘組織增生物,又稱臍部息肉。表現為臍帶脫落後,創面有紅色、表面光滑濕潤的息肉樣增生物,可有少量膿水樣分泌物。小的臍茸可以用硝酸銀燒灼,大的臍茸則需要手術切除。
4. 臍瘻:臍瘻是由於卵黃管未閉合,在臍部形成的瘻管。臍部可見鮮紅色黏膜,有腸液或氣體排出。這種情況需要手術治療,將瘻管切除並縫合。
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寶寶臍帶部位的清潔和乾燥,避免尿液、糞便污染臍帶。給寶寶洗澡時,要用防水貼將臍帶部位保護好。如果發現臍帶部位有異常情況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