竇性心律不齊是指竇房結髮出的激動不規則,心動週期顯著快慢不均,多見於年輕人,通常無臨床意義。它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,如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、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、竇房結內游走性節律、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以及藥物和疾病等。
1. 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:這是竇性心律不齊中最常見的一種,多發生於兒童、青年及老年人,中年人較少見。吸氣時心率增快,呼氣時心率減慢,心率快慢變化的週期恰等於一個呼吸週期。一般無臨床意義,不需要特殊治療。
2. 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:與呼吸週期無關。可見於老年人及冠心病患者,有時也可見於健康人。其原因可能是由於竇房結起搏細胞自律性強度不穩定所致。如果沒有明顯症狀,通常無需治療;若症狀明顯,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。
3. 竇房結內游走性節律:起搏點在竇房結內移動,心電圖表現為P波形態、大小及方向逐漸發生變化,但不出現逆行P波。常見於健康人,一般無需治療。
4. 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:由於心室收縮排血異常致竇房結血液供應不均勻,從而造成竇房結的自律性發生改變。可見於冠心病、風濕性心臟病等。治療需針對原發病進行。
5. 藥物和疾病:某些藥物如洋地黃、嗎啡等,以及心臟器質性病變如心肌炎、心肌病等也可能導致竇性心律不齊。需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藥物或治療原發病。
竇性心律不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,保證充足的睡眠。如果出現心慌、胸悶等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便明確診斷並進行相應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