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,是分娩期的嚴重併發症,若處理不及時,可危及產婦生命。產後出血的常見原因有子宮收縮乏力、胎盤因素、軟產道損傷、凝血功能障礙等:
1. 子宮收縮乏力:多由產程延長、產婦精神過度緊張、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、子宮肌水腫及滲血、前置胎盤等因素引起。可通過按摩子宮、應用宮縮劑、宮腔填塞等方法促進子宮收縮,減少出血。
2. 胎盤因素:包括胎盤滯留、胎盤粘連、胎盤植入、胎盤胎膜殘留等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人工剝離胎盤、清宮術、宮腔鏡下電切術等措施。
3. 軟產道損傷:常因急產、胎兒過大、手術助產操作不當等導致。應及時進行縫合止血。
4. 凝血功能障礙:如產婦患有血小板減少症、重症肝炎等,可引起凝血功能異常。需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,補充凝血因子。
產後產婦應注意休息,保持良好的心態,合理飲食,以促進身體恢復。同時,應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產後護理和復查,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