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,並經咳嗽動作從口腔排出。引起咯血的原因有很多,常見的有支氣管擴張、肺結核、肺炎、肺膿腫、心臟病等。
1. 支氣管擴張:支氣管及其周圍肺組織慢性化膿性炎症和纖維化,使支氣管壁的肌肉和彈性組織破壞,導致支氣管變形及持久擴張。治療主要是控制感染、清除氣道分泌物、止血等。
2. 肺結核: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肺部傳染性疾病。治療包括抗結核藥物治療、對症治療等。
3. 肺炎:肺部的炎症,可由細菌、病毒、支原體等感染引起。根據病原體選擇相應的抗感染治療。
4. 肺膿腫:由多種病原體引起的肺部化膿性炎症。治療方法為抗生素治療和膿液引流。
5. 心臟病:如二尖瓣狹窄等,可導致肺淤血,引起咯血。治療需針對心臟疾病進行,如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
日常生活中,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勞累和呼吸道感染。如果出現咯血症狀,應及時就醫,明確病因,並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