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,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保持口腔清潔、使用藥物治療、去除局部刺激因素、進行口腔沖洗以及手術治療等。
1.保持口腔清潔:每天早晚刷牙,使用牙線、漱口水等輔助清潔工具,有助於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殘渣,減少對牙齦的刺激,緩解牙齦炎症狀。如巴氏刷牙法,選擇軟毛牙刷,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°角指向根尖方向,按照牙齦-牙交界區,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,一部分鋪於齦緣上,並盡可能伸入鄰間隙內,用輕柔的壓力使刷毛在原位進行前後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。每次顫動4-5次,顫動時牙刷移動約1mm,每次只刷2-3顆牙,再將牙刷移至下一組牙,最後將口腔牙齒全部清潔乾淨。牙線的使用方法是,取一段長約20-25cm的牙線,將線兩端打雙結形成線圈,將牙線帶進牙縫,繃緊牙面,作上下運動刮牙齒的面。漱口水可以選擇復方氯己定含漱液、康復新液、西吡氯銨含漱液等,遵醫囑用藥,按照說明書上的方法進行漱口。
2.藥物治療:牙齦炎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藥物來緩解炎症和疼痛。例如,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、阿莫西林膠囊、頭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類藥物,可以殺滅口腔中的細菌,減輕炎症。布洛芬緩釋膠囊、對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藥物,可以緩解牙齦炎引起的疼痛。丁硼乳膏、碘甘油等外用藥物,可以直接作用於牙齦部位,起到消炎、止痛的作用。使用藥物時需遵醫囑,按照劑量和療程使用。
3.去除局部刺激因素:通過洗牙等方式去除牙石、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,是治療牙齦炎的重要措施。牙石和菌斑是導致牙齦炎的主要原因,去除這些刺激因素可以有效地緩解炎症。洗牙是一種專業的口腔清潔方法,通過超聲波振動等方式,將牙石、菌斑等清除乾淨。還需要糾正不良的口腔習慣,如咬硬物、單側咀嚼等。
4.口腔沖洗:使用生理鹽水或過氧化氫溶液等進行口腔沖洗,可以清除口腔內的細菌和食物殘渣,減輕炎症。將沖洗液裝入沖洗器中,對準牙齦部位進行沖洗,每天數次。沖洗時要避免壓力過大,以免損傷牙齦組織。
5.手術治療:如果牙齦炎症狀嚴重,經過上述治療方法無效,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。手術治療包括牙齦成形術、翻瓣術等,旨在去除病變組織,重建牙齦的正常形態和功能。手術治療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,術後要注意口腔護理,遵醫囑用藥,以促進傷口愈合。
牙齦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,患者應及時就醫,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。同時,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,定期進行口腔檢查,預防牙齦炎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