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腎功能衰竭時,腎臟排鉀功能障礙,易導致高鉀血症。其原因主要有腎排鉀減少、鉀攝入過多、細胞內鉀釋出、假性高鉀血症及某些藥物影響等。
1. 腎排鉀減少:
這是急性腎功能衰竭高鉀血症的最主要原因。急性腎功能衰竭時,腎小球濾過率顯著降低,使得鉀離子的排出減少。腎小管對鉀離子的重吸收增加,也進一步導致了體內鉀離子的蓄積。
2. 鉀攝入過多:
在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中,如果攝入過多含鉀的食物或藥物,如香蕉、橘子、氯化鉀等,超過了腎臟的排鉀能力,就會引起高鉀血症。
3. 細胞內鉀釋出:
組織損傷、細胞分解代謝增強、缺氧、酸中毒等情況,可使細胞內鉀離子大量釋出,進入細胞外液,導致高鉀血症。例如,嚴重創傷、燒傷、溶血等,都可能引起細胞內鉀的釋放。
4. 假性高鉀血症:
採血時,如發生溶血,紅細胞內的鉀離子釋放入血,可造成假性高鉀血症。另外,血小板增多症、白細胞增多症等,在採血過程中,細胞破裂也可能導致血鉀濃度的假性升高。
5. 某些藥物影響:
一些藥物可影響鉀離子的代謝,導致高鉀血症。例如,保鉀利尿劑如螺內酯、氨苯蝶啶可抑制腎臟的排鉀功能;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可使醛固酮分泌減少,從而影響鉀的排出。
在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高鉀血症時,應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。如限制鉀的攝入、使用利尿劑促進鉀的排出、應用鈣劑對抗高鉀血症對心肌的毒性作用等。同時,應密切監測血鉀濃度,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