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續感染引起的肝臟慢性疾病,其發病原因主要包括母嬰傳播、血液傳播、性接觸傳播、醫源性傳播以及其他不太常見的傳播途徑等。
1.母嬰傳播:
這是我國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傳播途徑。如果母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,尤其是乙肝e抗原HBeAg陽性的母親,在分娩過程中,乙肝病毒可能會通過母嬰垂直傳播的方式感染新生兒。產後母嬰密切接觸也可能導致嬰兒感染乙肝病毒。
2.血液傳播:
輸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製品,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、注射器、侵入性診療操作和手術,以及與他人共用剃須刀、牙刷等可能導致皮膚黏膜損傷的物品,都有可能傳播乙肝病毒。
3.性接觸傳播:
與乙肝病毒感染者發生無防護的性接觸,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,容易感染乙肝病毒。
4.醫源性傳播:
在醫療過程中,如醫療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後消毒不徹底或處理不當,可能引起乙肝病毒的傳播。
5.其他傳播途徑:
如破損的皮膚黏膜接觸了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或體液,也有感染乙肝的風險,但這種情況相對較為少見。
為了預防慢性乙型肝炎,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避免與他人共用可能導致血液接觸的物品,如牙刷、剃須刀等。進行性行為時應使用安全套。定期進行體檢,及時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。如果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,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,按時服藥,定期復查,以控制病情的發展,減少併發症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