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、鼓室、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,好發於兒童。以下是常見導致中耳炎的原因等:
1. 上呼吸道感染:這是導致中耳炎最常見的原因之一。當人體患上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時,病原體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,引發炎症。例如,感冒時,鼻腔和咽部的炎症會導致咽鼓管黏膜充血、腫脹,使咽鼓管功能障礙,中耳內的空氣被吸收後形成負壓,引發中耳積液,從而導致中耳炎。
2. 游泳或洗澡時水進入耳朵:在游泳或洗澡時,如果水進入耳朵後沒有及時清理,水中的細菌或病毒可能會進入中耳,引起感染。尤其是不乾淨的水,更容易導致中耳炎的發生。
3. 不正確的擤鼻方式:有些人在擤鼻涕時,喜歡同時捏住兩側鼻孔用力擤,這樣會使鼻腔內的壓力突然升高,導致帶有細菌或病毒的分泌物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,引發中耳炎。
4. 吸煙:吸煙不僅會對呼吸系統造成損害,還可能增加中耳炎的發病風險。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可以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中耳,影響中耳的正常功能,導致炎症的發生。
5. 嬰兒仰臥餵奶:嬰兒的咽鼓管短而寬,且位置較水平。如果在餵奶時讓嬰兒仰臥,乳汁可能會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,引發中耳炎。
為了預防中耳炎的發生,我們應該注意保持耳部清潔,避免水進入耳朵;正確擤鼻,單側擤鼻,不要用力過猛;預防上呼吸道感染,增強體質;盡量避免吸煙和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;對於嬰兒,應採用正確的餵奶姿勢,避免仰臥餵奶。如果出現耳部疼痛、聽力下降、耳鳴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