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蕁麻疹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,包括遺傳因素、感染因素、免疫因素、食物及食品添加劑、物理因素等。
1. 遺傳因素:
部分慢性蕁麻疹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,可能與某些基因的突變或異常表達有關。這種遺傳因素在慢性蕁麻疹的發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,但並不是所有患者都存在遺傳背景。
2. 感染因素:
感染是慢性蕁麻疹的常見誘因之一。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病毒如肝炎病毒、柯薩奇病毒、真菌如白色念珠菌、寄生蟲如蛔蟲、鈎蟲等感染都可能導致機體免疫反應異常,從而引發慢性蕁麻疹。
3. 免疫因素:
免疫系統的異常在慢性蕁麻疹的發病中起著關鍵作用。機體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、B細胞和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、細胞因子的失衡,可能導致過敏反應的發生,進而引起慢性蕁麻疹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、甲狀腺疾病也可能與慢性蕁麻疹的發生有關。
4. 食物及食品添加劑:
某些食物如海鮮、牛奶、雞蛋、堅果等和食品添加劑如人工色素、防腐劑、香料等是常見的過敏原,攝入後可能引起機體的過敏反應,導致慢性蕁麻疹的發生。對於懷疑與食物相關的慢性蕁麻疹患者,可通過飲食記錄和過敏原檢測來確定致敏食物,並避免食用。
5. 物理因素:
物理因素如寒冷、炎熱、日光、摩擦、壓力等也可能誘發慢性蕁麻疹。例如,寒冷性蕁麻疹是由於皮膚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引起的,而日光性蕁麻疹則是由於皮膚受到紫外線照射後引發的。對於物理性蕁麻疹患者,應盡量避免接觸相應的誘發因素。
在日常生活中,慢性蕁麻疹患者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。飲食上,應盡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和食品添加劑。同時,要注意皮膚的護理,避免搔抓和過度刺激皮膚。如果症狀加重或持續不緩解,應及時就醫,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