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、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,其發病原因較為複雜,主要包括以下急性盆腔炎未徹底治療、產後或流產後感染、宮腔內手術操作後感染、經期衛生不良、鄰近器官炎症蔓延等。
1. 急性盆腔炎未徹底治療:這是慢性盆腔炎的常見原因之一。如果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時、徹底的治療,炎症可能會遷延不愈,進而發展為慢性盆腔炎。
2. 產後或流產後感染:產後或流產後,女性身體較為虛弱,宮頸口尚未完全關閉,此時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,細菌容易侵入宮腔,引起感染,進而導致慢性盆腔炎。
3. 宮腔內手術操作後感染:如刮宮術、輸卵管通液術、子宮輸卵管造影術、宮腔鏡檢查等,如果手術過程中消毒不嚴格或術後不注意個人衛生,容易發生感染,從而引發慢性盆腔炎。
4. 經期衛生不良:經期子宮內膜脫落,宮腔內血竇開放,並有凝血塊存在,這是細菌滋生的良好條件。如果在經期不注意衛生,使用不潔的衛生巾或進行性生活,容易使細菌侵入宮腔,引起炎症,長期可導致慢性盆腔炎。
5. 鄰近器官炎症蔓延:如闌尾炎、腹膜炎等,炎症可以通過直接蔓延的方式感染盆腔,引起慢性盆腔炎。
在日常生活中,女性應注意保持個人衛生,尤其是經期和性生活的衛生。避免過度勞累,增強身體免疫力。如果出現下腹部疼痛、腰骶部酸痛、白帶增多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,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