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發燒後身上起小紅點,可能是由病毒疹、藥物過敏、猩紅熱、風疹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引起。
1. 病毒疹:
病毒感染是引起感冒發燒的常見原因之一,在感染過程中,病毒可能會引發皮膚的炎症反應,導致病毒疹的出現。病毒疹通常在發燒後數天內出現,表現為全身散在的紅色斑丘疹,可伴有瘙癢。一般來說,病毒疹具有自限性,在病情好轉後,皮疹會逐漸消退。
2. 藥物過敏:
感冒發燒期間,患者可能會服用退燒藥、感冒藥等藥物。如果對某些藥物成分過敏,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,表現為皮膚紅斑、丘疹、瘙癢等。藥物過敏引起的皮疹通常在用藥後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,嚴重時可伴有呼吸困難、血壓下降等症狀。一旦發現藥物過敏,應立即停止使用可疑藥物,並及時就醫。
3. 猩紅熱:
猩紅熱是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除了發熱、咽痛等症狀外,患者還會出現瀰漫性充血的皮膚上有針尖大小的皮疹,皮疹之間充血發紅,壓之褪色,伴有瘙癢。猩紅熱需要及時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,以防止併發症的發生。
4. 風疹:
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發病初期可有發熱、咳嗽、流涕等症狀,發熱1-2天後出現皮疹,先見於面部,後迅速蔓延至全身。皮疹為淡紅色斑丘疹,疹間皮膚正常。風疹一般症狀較輕,預後良好,但孕婦感染風疹病毒後,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。
5.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:
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,可導致血小板減少,從而引起皮膚和黏膜出血。在感冒發燒等感染因素的誘發下,可能會出現皮膚瘀點、瘀斑,有時也可表現為小紅點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需要及時進行治療,以避免病情加重。
如果感冒發燒後身上出現小紅點,應及時就醫,進行相關檢查,如血常規、病原學檢查等,以明確病因,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同時,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搔抓,以免引起感染。飲食上要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