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

常見的引起腸炎的原因是甚麼

發佈時間:2025-04-16 09:31:07
吳鵬波副主任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

腸炎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,其發病原因多種多樣,包括感染性因素如病毒、細菌、寄生蟲等、自身免疫性因素、飲食因素、藥物因素、遺傳因素等。

1. 感染性因素:

病毒感染:如輪狀病毒、諾如病毒等,可引起病毒性腸炎,常伴有腹瀉、嘔吐、發熱等症狀。

細菌感染:常見的有沙門氏菌、大腸桿菌、志賀氏菌等,細菌感染導致的腸炎症狀較為嚴重,可能出現膿血便、腹痛等。

寄生蟲感染:如阿米巴原蟲、蛔蟲等寄生蟲感染也可引發腸炎,表現為腹痛、腹瀉、消瘦等。

2. 自身免疫性因素:

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,如潰瘍性結腸炎、克羅恩病等,會導致腸道炎症,這類腸炎的發病機制較為複雜,與免疫系統異常有關,症狀可能包括反復的腹痛、腹瀉、黏液膿血便等。

3. 飲食因素:

飲食不潔: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,容易引起腸道感染,導致腸炎。

食物過敏:對某些食物過敏,如牛奶、雞蛋、海鮮等,可能會引發過敏性腸炎,出現腹瀉、腹痛、皮疹等症狀。

飲食不規律:長期飲食不規律,暴飲暴食或過度節食,會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,增加腸炎的發病風險。

4. 藥物因素:

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會導致腸炎,如抗生素、非甾體抗炎藥等。這些藥物在殺滅病原體或緩解疼痛的同時,也可能對腸道黏膜造成損傷,引起炎症反應。

5. 遺傳因素:

部分腸炎具有遺傳傾向,如家族性息肉病、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。如果家族中有此類疾病的患者,其他人患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應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和過度飲酒;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手;合理使用藥物,避免濫用抗生素和非甾體抗炎藥;如果有家族性腸道疾病史,應定期進行體檢,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。如果出現腹痛、腹瀉、嘔吐等腸炎症狀,應及時就醫,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,避免病情加重。

相關文章
常見的引起腸炎的原因是甚麼
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
關註微信公眾號,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
近期最多人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