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

尿毒症併發消化性潰瘍的原因

發佈時間:2025-04-18 17:55:03
吳鵬波副主任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

尿毒症併發消化性潰瘍的原因主要有胃泌素代謝異常、甲狀旁腺激素增多、營養不良、代謝性酸中毒以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等。

1. 胃泌素代謝異常:

胃泌素主要由胃竇部的 G 細胞分泌,尿毒症患者腎功能衰竭,導致胃泌素的代謝異常。體內胃泌素水平升高,刺激胃酸分泌增加,過多的胃酸侵蝕胃黏膜,容易引發消化性潰瘍。

2. 甲狀旁腺激素增多:

尿毒症患者常伴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,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。甲狀旁腺激素可促使胃泌素分泌,同時還會影響胃腸道的鈣吸收,導致血鈣降低,刺激胃壁細胞分泌胃酸,增加消化性潰瘍的發生風險。

3. 營養不良:

尿毒症患者由於腎功能障礙,體內代謝產物蓄積,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,導致營養不良。營養不良會使胃黏膜的修復能力下降,容易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蝕,從而引發消化性潰瘍。

4. 代謝性酸中毒:

尿毒症患者體內酸性代謝產物堆積,引起代謝性酸中毒。酸中毒可使胃腸黏膜屏障功能減弱,胃酸分泌增加,增加了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幾率。

5. 幽門螺桿菌感染:

幽門螺桿菌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尿毒症患者免疫力下降,容易發生幽門螺桿菌感染,進而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生。

對於尿毒症併發消化性潰瘍的患者,應積極治療原發病,改善腎功能,同時注意飲食調整,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定期進行胃鏡檢查,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消化性潰瘍。

尿毒症併發消化性潰瘍的原因
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
關註微信公眾號,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
近期最多人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