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胃炎出血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項:藥物治療、內鏡治療、介入治療、輸血治療及手術治療等。
1.藥物治療:通過抑制胃酸分泌、保護胃黏膜等作用,緩解慢性胃炎出血症狀。常用藥物有奧美拉唑腸溶膠囊、枸櫞酸鉍鉀顆粒、硫糖鋁咀嚼片等。遵醫囑用藥,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可抑制胃酸分泌,枸櫞酸鉍鉀顆粒能保護胃黏膜,硫糖鋁咀嚼片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膜,促進黏膜修復。
2.內鏡治療:適用於出血量不大的情況。在內鏡下,可進行止血操作,如電凝止血、激光止血等。內鏡治療能夠直接作用於出血部位,迅速止血,減少出血量。
3.介入治療:對於內鏡治療無效或出血較為嚴重的患者,可採用介入治療。通過血管造影找到出血的血管,然後進行栓塞治療,阻斷出血部位的血液供應,達到止血的目的。
4.輸血治療:當出血量較大,導致患者出現貧血或休克時,需要進行輸血治療。輸血可以補充患者丟失的血液,糾正貧血和休克,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徵穩定。
5.手術治療:在極少數情況下,如上述治療方法無效,出血難以控制,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。手術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術等,以切除病變部位,達到止血的效果。
慢性胃炎出血患者在治療後,需要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戒煙戒酒。同時,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復查,以便及時瞭解病情的恢復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