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絞痛是由於心肌供血不足,導致心肌急劇的、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徵。其發病原因主要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、冠狀動脈痙攣、心肌橋、主動脈瓣狹窄、肥厚型心肌病等。
1.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:這是導致心絞痛最常見的原因。冠狀動脈內形成粥樣斑塊,使血管狹窄,心肌供血減少。當心臟負荷增加時,如體力活動、情緒激動等,心肌需氧量增加,但狹窄的冠狀動脈不能相應地增加供血,從而引起心絞痛。
2. 冠狀動脈痙攣:在某些情況下,冠狀動脈會發生痙攣,導致血管一過性狹窄,心肌供血不足,引發心絞痛。吸煙、酗酒、寒冷刺激、情緒波動等都可能誘發冠狀動脈痙攣。
3. 心肌橋:一種先天性的冠狀動脈解剖變異。冠狀動脈的一段走行於心肌內,心臟收縮時,這段冠狀動脈受到心肌的擠壓,導致管腔一過性狹窄,心肌供血減少,引起心絞痛。
4. 主動脈瓣狹窄:主動脈瓣狹窄時,心臟射血阻力增加,左心室壓力升高,心肌耗氧量增加。同時,冠狀動脈灌注壓下降,心肌供血減少,容易導致心絞痛。
5. 肥厚型心肌病:心肌肥厚,心室腔變小,心室流出道梗阻,導致心肌供血不足,可引起心絞痛。
在日常生活中,心絞痛患者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、情緒激動、過度勞累等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如戒煙限酒、合理飲食、適量運動等。同時,應按照醫生的建議按時服藥,定期復查,如出現胸痛、胸悶等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