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急性和慢性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起病速度、貧血症狀、出血症狀、感染情況、預後情況等方面。
1.起病速度:急性型起病急,進展迅速;慢性型起病較緩,病情進展相對較慢。
2.貧血症狀:急性型貧血症狀嚴重,短期內血紅蛋白下降明顯;慢性型貧血症狀相對較輕,血紅蛋白下降速度較慢。
3.出血症狀:急性型出血症狀嚴重,多部位廣泛出血,如皮膚瘀斑、鼻出血、牙齦出血等,甚至可有內臟出血;慢性型出血症狀較輕,以皮膚黏膜出血為主,內臟出血少見。
4.感染情況:急性型容易發生嚴重感染,常伴有高熱;慢性型感染相對較輕,以呼吸道感染為主。
5.預後情況:急性型預後較差,如治療不及時,常可危及生命;慢性型預後較好,經積極治療後,部分患兒可緩解甚至治癒。
對於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兒童,家長應注意讓孩子多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。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,預防感染。同時,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,定期復查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